用手机拍摄电脑屏幕时出现波纹的现象,主要由以下两个原因导致:
一、刷新频率不同步
屏幕扫描机制差异 电脑显示器通过场频和行频的同步扫描生成图像,而手机摄像头捕捉图像的快门速度通常高于屏幕的刷新频率(例如60Hz显示器若用1/50秒快门速度拍摄,会捕捉到两次屏幕扫描过程,产生条纹)。
传感器捕捉不连续性
由于手机快门速度低于屏幕刷新频率,摄像头会同时捕捉到屏幕两次扫描的瞬间,导致图像出现重影或条纹。
二、莫尔条纹干涉现象
当手机摄像头与电脑屏幕的像素网格形成空间频率相近的叠加时,会产生莫尔条纹。具体原理如下:
三重线条网叠加
电脑屏幕的像素网格、手机摄像头的传感器阵列以及手机显示屏自身形成三层线条网。由于制造工艺的微小差异,这三层网格无法完全重合。
干涉效果
当光线穿过这三层网格时,不同线条的叠加会导致明暗相间的干涉现象,形成类似“水波纹”的条纹效果。这种现象在透明材料(如塑料纸)上通过叠加线条实验也能观察到。
其他影响因素
屏幕亮度: 高亮度屏幕可能增强条纹的可见性。 电磁干扰
解决方法
调整手机快门速度
将手机快门速度调至低于屏幕刷新频率(如60Hz显示器使用1/50秒或1/60秒快门)。
关闭屏幕闪烁
在手机相机中关闭“减少闪烁”选项,避免因屏幕亮度变化产生额外干扰。
通过理解这两个原理,可以更好地控制拍摄效果或避免波纹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