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屏幕涨价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综合了供需关系、原材料成本及行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
一、供应链瓶颈与缺货潮
半导体芯片短缺 2020年疫情导致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受阻,台积电等代工厂受限,T-CON芯片等关键组件供应不足,直接导致屏幕面板生产停滞。此外,美国制裁等因素进一步加剧了芯片供应紧张局面,迫使面板厂调整产能。
面板厂主动减产
2020年3月三星宣布终止LCD产品供应,LG也计划停止韩国生产,导致面板供应短缺。叠加疫情导致的消费需求波动,供需失衡加剧。
显示器尺寸升级
2020年后大尺寸显示器需求激增(如27英寸以上),但面板厂产能调整滞后,进一步推高缺货成本。
二、原材料与生产成本上升
贵金属与化工原料涨价
2021年9月贵金属价格波动传导至屏幕生产,玻璃基板、偏光片等关键材料成本上升。
疫情引发的物流与用工成本增加
全球疫情反复导致运输延误、港口拥堵,同时劳动力短缺推高用工成本,间接增加屏幕生产成本。
三、需求端持续增长
远程办公与在线教育需求
2020年后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场景爆发式增长,刺激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终端设备的销量上升。
消费电子市场复苏
随着疫情缓解,游戏、影视等娱乐需求回暖,进一步推动显示器需求增长。
补充说明
季节性因素: 暑期等销售旺季可能加剧短期供需紧张,但非核心涨价原因。 政策与市场流动性
综上,屏幕涨价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短期内可能持续,但长期价格走势需视供应链恢复及市场需求变化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