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电源的输出线是 直流电(DC),其核心功能是将交流电(AC)转换为设备可用的稳定直流电,并为电脑硬件提供不同电压等级的电力供应。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输出线类型与功能
主供电接口(24针接口) 提供+12V、+5V、+3.3V等核心电压,用于驱动硬盘、显卡、主板等核心硬件。
其中+12V是关键线路,支持大功率设备供电。
扩展接口(20针接口)
主要为主板供电,包含+12V、+5V、+3.3V等线路,但+12V输出较少。
其他接口
部分电源可能包含光驱接口(4针)、SATA接口(4针)等,用于连接光盘驱动器或硬盘。
二、输出线颜色编码(常见标准)
不同品牌和型号的电源线颜色可能略有差异,但通常遵循以下规律:
黄色: +12V(核心电压) 红色
橙色:+3.3V
蓝色:-12V(部分电源省略白线)
绿色:P-ON(电源开关信号线)
灰色:POWER-GOOD(电源状态指示线)
黑色:地线(GND)
白色:-5V(部分电源省略)
紫色:+5VSB(待机电压)
三、注意事项
电压稳定性
主板启动时需等待电压稳定后再连接大负载设备,避免瞬间电流冲击导致保护。
接线规范
主板20针接口的绿色(POWER-ON)和灰色(POWER-GOOD)必须连接,黑色地线不可省略。
不同设备需匹配对应接口,如硬盘接口通常为4针SATA接口。
安全规范
电源适配器长期不使用时建议拔掉插头,避免待机能耗和安全隐患。
四、补充说明
交流电与直流电转换
电脑主机内部所有电子设备均需直流电,电源通过整流电路完成转换。
电源类型演变
随着技术发展,ATX电源逐渐普及,取代了早期的AT电源。
以上信息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确保了准确性和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