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逐步退出平板电脑市场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市场环境变化与竞争压力
屏幕尺寸与形态竞争加剧
随着智能手机屏幕不断增大,二合一设备(如Surface系列)凭借大屏体验和便携性优势,逐渐挤压平板电脑的市场空间。用户更倾向于使用手机完成多任务处理,而平板的单一功能定位使其竞争力下降。
折叠手机兴起
手机厂商纷纷布局折叠屏技术,进一步强化了手机的多功能属性,使平板电脑的差异化优势被削弱。
市场份额被挤压
安卓平板市场竞争激烈,苹果iPad凭借生态优势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厂商难以突破。华硕作为非苹果厂商,在市场份额争夺中逐渐处于劣势。
二、华硕的战略调整
资源倾斜核心业务
华硕将资源向智能手机领域倾斜,专注ROG电竞手机和ZenFone系列,利用华硕在硬件设计(如散热技术、屏幕技术)的积累,提升产品竞争力。
清理库存与产品线终止
华硕已停止平板设备的系统更新,部分型号(如ZN380KNL)库存清理完毕,且官方通知未来不再推出新平板。
转型二合一设备
通过保留笔记本的键盘功能,华硕试图在传统PC与移动设备之间找到平衡,满足用户“大屏娱乐+轻便办公”的需求。
三、技术限制与成本考量
Windows RT失败教训
华硕曾因Windows RT系统缺乏应用生态和兼容性问题,停止生产该系统平板(如Windows RT平板电脑),导致部分产品线被淘汰。
成本与收益权衡
平板电脑市场竞争激烈但利润空间有限,华硕可能认为将资源投入手机等高利润领域更具性价比。
总结
华硕退出平板电脑市场是顺应技术发展、应对市场竞争的策略调整。未来华硕可能通过优化现有产品(如ZenFone系列)和探索新形态设备(如折叠屏手机),继续在移动设备领域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