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and Power Interface)是“高级配置与电源管理接口”的缩写,由Intel、Microsoft和东芝共同开发,用于协调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电源管理。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核心功能
硬件功耗管理 控制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设备的电源状态,包括自动休眠、关机、降低功耗等模式。
多设备协同控制
支持同时管理多个设备的电源策略,例如屏幕关闭、硬盘进入休眠等协同操作。
操作系统集成
提供BIOS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使操作系统能更精细地控制硬件行为。
二、主要应用场景
节能模式: 系统空闲时自动降低CPU频率或关闭显示器。 快速恢复
硬件保护:在低电压或过热时保护硬件设备。
三、发展历程
替代APM:为了解决传统APM的局限性(如电源管理不完善、兼容性问题),ACPI于1997年推出,成为Windows 2000及后续操作系统的核心组件。
持续更新:后续版本(如ACPI 5.0)不断优化性能和兼容性,支持更多设备类型和电源管理策略。
四、相关设置
在BIOS中,用户可通过“ACPI Standby State”等选项调整ACPI的节电模式,或通过设备管理器中的“ACPI”相关设置激活/关闭特定功能。
综上,ACPI是现代计算机电源管理的核心标准,通过软硬件协同实现高效能与低能耗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