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诲人不倦”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具体含义如下:
一、孜孜不倦
基本含义 指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地工作或学习,强调持之以恒的毅力和专注力。
出处
出自《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用此句阐述治学态度,强调学习要“不厌”(不满足)和教导他人要“不倦”(不知疲倦)。
典型例证
孔子因弟子樊迟向农民请教农活而亲自示范种植,体现了其“诲人不倦”的品质。
二、诲人不倦
基本含义
形容教导他人时态度恳切、耐心十足,从不感到厌倦。
出处
同样出自《论语·述而》,与“学而不厌”并列,构成孔子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
典型例证
孔子因樊迟问农活而亲自指导,虽因自身经验不足而感到不悦,但仍坚持教导,展现了其“诲人不倦”的精神。
三、整体含义
该成语整体表达了一种对知识追求与教育责任的完美结合,既强调个人修养中的勤奋态度,又突出为人师表的奉献精神。常被用于形容教师、学者或任何以知识传播为使命的人。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循循善诱、不厌其烦、谆谆教导 反义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