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一、核心含义:道德品行
基本定义 指个人在道德和行为上的素质,涵盖品德、操行、作风等。例如《易·节》中提到“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强调通过道德规范约束行为。
构成要素
包含仁德、品德、才德、威德、智德等多维度,体现个人内在道德品质与社会行为的统一。
二、引申含义:讥讽性用法
在特定语境中,也可作反语,表示对他人仪容、行为、作风的轻蔑或嘲讽,例如:“看他那德行,不会有出息。”(含贬义)
三、相关概念辨析
德: 指道德品质、良心、信念等内在素养。 行
德行与品行:常连用,但“德”更侧重内在道德,“行”更侧重外在表现。
四、使用建议
褒义语境:描述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时使用,如“他德高望重,行止有方”。
贬义语境:含讥讽意味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解,如“他德行不端,早晚会自食恶果”。
综上,“德行”既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概括,也可用于特定场合的讽刺表达,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