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七言六行古诗,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杜牧《清明》(最著名的作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以“纷纷”形容细雨,成为清明诗的标志性意象。诗中通过行旅之人的视角,展现了清明时节的哀思与寂寥,同时以“杏花村”留下想象空间。
二、其他相关作品
韩翃《寒食》 (虽为寒食节,但常与清明关联)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背景: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两日,诗中描绘宫廷与民间的对比。
张继《闾门即事》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特色: 通过清明时节的农事活动,反映社会现实。黄庭坚《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 风格: 以自然景物反衬人生哀思,意境深远。孙永《苏堤清明即事》
(七言绝句)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 背景: 描绘杭州西湖清明时的游春场景。 三、补充说明
清明作为兼具自然节气与人文意义的节日,历代文人常借景抒怀。上述诗作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清明时节的自然风貌与人文情感,既有杜牧的婉约哀思,也有黄庭坚的雄浑气象。
若需严格意义上的七言六行(即七言诗),杜牧的《清明》为经典范例;若包含六行,则需从绝句中选取,如王禹偁《清明》的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