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怀念故去母亲的诗词,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清代蒋士铨《中秋十首·其九》
"孝不知红日落,思亲常望白云飞。想见音容空有泪,欲聆教训杳无声。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曾记祖母言,六五七五年,我家无粮米..."
以子女对母亲的追思为主,回忆往昔艰苦岁月,情感真挚沉痛。
二、清代蒋士铨《中秋十首·其十》
"人随日落去,出殡夜五更。劲风感人意,鸡知啼不鸣。殡没新坟高,钱楼随焚升,
归来堂前看,人去楼已空。生前有赍愿,苏杭二州行..."
通过葬礼场景的描写,表达对母亲生前遗愿的追念。
三、宋代袁凯《京师得家书》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以家书为线索,寄托对母亲及家人的思念。
四、唐代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明月引发对远方母亲的无限思念。
五、清代黄景仁《别老母》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直白表达生离死别的痛苦,情感冲击力强。
六、唐代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虽为送别诗,但流露出对母亲深深的牵挂。
七、宋代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以离别场景烘托对母亲无尽的思念。
八、唐代韦庄《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新婚燕尔如初见,别后相思空自知。明月年年望相似,春风岁岁思无期。"
通过中秋明月表达对母亲永恒的思念。
九、宋代晏几道《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处再逢君!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与黄景仁类似,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强化思念。
十、明代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虽为咏物诗,但可引申为对母亲品德的永恒怀念。
注:部分诗句如《月夜思念》虽未直接提及母亲,但以中秋月夜为背景,常被用于表达对故去亲情的追思。建议结合具体场景选择,可配以中秋意象的画作或传统食物(如月饼、柚子)共同营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