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中前20个元素的排列和含义如下:
一、基本结构与周期划分
周期与原子序数 共有7个周期,每个周期对应原子序数的递增。例如:
- 第1周期:氢(H,原子序数1)到氖(Ne,原子序数10);
- 第2周期:锂(Li,原子序数3)到氩(Ar,原子序数18);
- 以此类推,第3周期为钾(K,原子序数19)到钙(Ca,原子序数20)。
族的划分
共有16个族,分为7个主族(ⅠA至ⅦA)、7个副族(ⅠB至ⅦB)、1个第Ⅷ族(含氧、氮、氟等)和1个零族(稀有气体)。
二、元素排列规律
原子半径变化
- 同一周期: 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相同但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增强; - 同一族
化学性质递变 - 主族元素:
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副族元素:多表现为过渡金属的复杂性质。
三、特殊说明
周期表形式:目前采用维尔纳长式周期表,包含7个周期、16个族和4个区;
应用价值:通过元素位置可预测物理性质(如导电性、熔点)和化学行为(如反应活性)。
以上内容综合了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原子序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以及周期划分的权威信息。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