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文案吧网—你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文案吧网—你身边的句子专家

十年树木

5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在《管子·权修》中提出的名言,原文出自《管子·权修·第三》。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作者与出处

作者身份

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

文献依据

该句出自《管子·权修·第三》,原文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二、核心含义

时间周期的比喻

- 十年树木:

种植树木需十年时间才能成材,比喻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如农业种植)。

- 百年树人:培养人才需百年时间,强调教育、培养人才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深层寓意

- 国家、民族、家庭的持续发展依赖人才的培养,人才是社会进步的“百年收获”。

- 通过教育传承,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体成长的良性循环。

三、历史影响

教育理念:

被后世教育家引用为培养人才的座右铭,如孔子在《论语》中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社会治理:体现古代统治者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考,强调“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四、相关争议

部分资料误将“十年树木”归于孔子,实为混淆。孔子虽重视教育,但此句明确出自《管子》,且《论语》中并无完全相同的表述。

综上,该句通过时间周期的对比,凸显了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根本作用,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人才培养的经典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