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文案吧网—你身边的句子专家

句子文案吧网—你身边的句子专家

徐志摩的诗歌生活创作背景资料?

59

徐志摩(1897-1931)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人物,其诗歌创作背景与个人经历、时代背景及艺术追求密切相关。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关键信息:

一、个人经历与教育背景

早年生活与求学

-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攻读银行学,10个月获学士学位。 - 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两年间研究政治经济学,深受西方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影响,奠定其艺术风格。

职业与学术成就

- 1924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后任光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等多所高校教授,参与主编《诗刊》《新月》等文学期刊。 - 1930年辞去上海职务,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去世,享年34岁。

二、创作背景与主题

康桥情结与《再别康桥》

- 康桥是徐志摩生命中重要意象,三次游历使其成为“精神的依恋之乡”。1928年第三次归国途中,因理想破灭而创作《再别康桥》,以凄婉笔触表达对康桥幻想的失落。

- 该诗收录于《新月》月刊,后收入《猛虎集》,成为新月派代表作。

爱情与自由主题

- 短暂婚姻后,徐志摩逐渐追求情感自由,爱情诗成为其核心主题。代表作包括《笑解烦恼结》《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批判旧婚姻制度,歌颂真挚情感。

艺术风格与影响

- 诗歌以语言轻盈、意境优美著称,融合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浪漫主义,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对新月派及中国新诗发展影响深远。

三、时代背景与文学环境

新月派运动

- 1923年成立新月社,主张诗歌格律化,徐志摩是核心成员。他通过《诗刊》《新月》等平台推广新诗,推动文学形式创新。

社会文化氛围

- 北洋政府时期,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兴起,倡导白话文与个性表达。徐志摩的诗歌契合时代精神,反映知识分子对自由、美的追求。

四、其他重要作品

散文学:

《落叶》《巴黎的鳞爪》等,风格细腻,与诗歌并称“徐志摩文学”。

小说与杂文:《轮盘》《自剖》等,拓展创作领域。

综上,徐志摩的诗歌生活是个人理想与时代交织的产物,其作品以浪漫主义情怀和艺术创新,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