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2月4日或5日):
土壤解冻,松土保墒,送粪积肥,春耕春播。
雨水(2月19日或20日):
天气转暖,降雨增多,小麦返青,压耙保墒,选种送粪,植树,准备下红薯母、育红薯苗的牛粪。
惊蛰(3月5日或6日):
土壤解冻,温度升高,动物出土,小麦追肥,播种准备,埋红薯母、育种开始。
春分(3月20日或21日):
昼夜平分,风大雨少,土温速升,准备播种,抗旱保夏,施肥、中耕,严禁牲畜吃青。
清明(4月5日或6日):
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农民们会进行田间管理,如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谷雨(4月20日或21日):
标志着雨水滋润大地,百谷生长旺盛,农民们会进行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立夏(5月5日或6日):
夏季的开始,气温升高,农民们会进行田间管理,如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小满(5月20日或21日):
作物生长到一定程度,需要更多养分和水分,农民们会继续施肥和浇水,同时进行除草和杀虫工作。
芒种(6月5日或6日):
夏收的准备工作,收割前作物,并将种子重新播种在新的土地上,同时进行田间治理。
夏至(6月21日或22日):
标志着盛夏的到来,气温高,农民们会进行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小暑(7月7日或8日):
天气炎热,农民们会进行田间管理,如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大暑(7月22日或23日):
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农民们会进行田间管理,如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
立秋(8月7日或8日):
秋季的开始,气温逐渐下降,农民们会进行秋收的准备工作,如收割已经成熟的作物。
处暑(8月22日或23日):
夏季的结束,秋季的正式开始,农民们会进行秋收的准备工作,如收割已经成熟的作物。
这些节气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指导着农民的农事活动,使农业生产更加科学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