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济困是一个四字成语,意指 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这个成语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强调在他人遭遇困难时伸出援手,提供必要的帮助。
成语出处
该成语出自明·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成语用法
该成语可以作为谓语或定语,含有褒义,用于描述在危难和困境中提供帮助的行为。
成语示例
在这篇作品中,突出体现了主人公为人民扶危济困的英雄主义气概。
相关近义词
扶弱抑强
济弱扶倾
仗义疏财
见义勇为
历史背景
扶危济困的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商汤时期,就实施了“饥者食之,寒者衣之,不资者振之”的政策,周文王也采取了爱护鳏寡孤独等政策。此外,儒家的“泛爱众”和墨家的“兼相爱”也体现了这种积极关爱他人、急人之急、帮人之忧、救人之危的思想。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