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节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春节除旧迎新的习俗)
《除夜》- 戴复古
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表达辞旧迎新的感慨)
二、重阳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以登高、插茱萸表现思乡之情)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体现重阳节赏菊的雅俗)
三、端午节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结合端午祭龙与屈原传说)
《小重山·端午》- 舒頔
碧艾香蒲到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展现端午民俗与个人情怀)
四、清明节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以雨景渲染清明哀思)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通过寒食节与清明关联,表达生死离别)
五、中秋节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以月景寄托思乡情)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夜的孤寂感)
六、其他补充
元宵节: 王安石《元日》中“春风送暖入屠苏”虽为春节诗句,但可类比元宵节团圆氛围。 七夕节
以上诗句均围绕节日核心意象展开,如春节的团圆、重阳的思亲、端午的爱国、清明的哀思、中秋的团圆与思念,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