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燕子低飞
原因:
雨前气压降低,空气湿度增大,小飞虫翅膀沾水变重,燕子为捕食需贴近地面飞行。
表现:
燕子突然从高空俯冲至地面,飞行轨迹忽高忽低,常成群结队出现。
二、青蛙鸣叫
原因:
青蛙皮肤敏感于湿度变化,雨前气压下降、湿度上升时,其皮肤感知到刺激会开始鸣叫,且音量显著增大。
表现:
夜间或清晨听到连续不断的蛙鸣,声音洪亮且断断续续。
三、蚂蚁搬家
原因:
雨前土壤含水量增加,蚂蚁为避免巢穴被淹,会向高处迁移并搬运食物。
表现:
成群蚂蚁排成长队向树干、高处或地面深处移动。
四、蜻蜓低飞
原因:
气压降低导致昆虫飞行能力下降,蜻蜓为捕食需在低空飞行。
表现:
蜻蜓离开水面,在离地2-3米处盘旋或低飞,翅膀扇动急促。
五、蚯蚓出洞
原因:
土壤湿度增加刺激蚯蚓感知到环境变化,会爬出地面呼吸。
表现:
大量蚯蚓在地面爬行,形成湿润的小径。
六、其他动物征兆
鸡不愿进窝:气压低、湿度大时,鸡因觅食和笼内闷热而拒绝归巢。
蜗牛缩壳:空气湿度高时,蜗牛会收缩身体进入壳内避雨。
气压变化:冷血动物如龟类,雨前背壳会因冷凝水而潮湿。
黄丝蚁搬家:通常向高处迁移,且规模较大,雨势越大越明显。
注意事项
上述现象需结合具体气象条件综合判断,单一行为不宜单独作为预报依据。
不同地区因气候差异,动物行为可能略有不同,需结合当地生态特征分析。
(综合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