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明礼仪的古诗,可归纳为以下主题:
一、礼仪的重要性
1. 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强调内在修养与外在礼仪的关联。
2. 韩非《韩非子》:"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以节俭与奢侈对比阐释礼仪对财富的影响。
3. 白居易《观刈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隐喻礼仪对和谐社会的保障作用。
二、礼仪与品德
1. 孔子《论语》:"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倡导礼仪与品德的统一。
2. 荀况《荀子》:"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强调礼仪对个人品德的塑造。
3. 吕希哲《绝句》:"礼仪三百复三千,酬酢天机理必然",突出礼仪的规律性与必然性。
三、礼仪的社会价值
1. 《诗经·相鼠》:"人而无仪,胡不遄死",以鼠喻人,讽刺失礼者的悲惨结局。
2. 张霸《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幼也知孝让,居然合礼仪",通过幼童行为体现礼仪的传承性。
3. 李峤《经》:"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阐释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平衡作用。
四、礼仪与教化
1. 《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以身作则的教化作用。
2. 释普宁《正因法孙命工绘吾幻质炷礼请赞》:佛教经典体现礼仪对精神世界的规范。
3. 张忆初《文明礼仪之诗》:"做文明的使者,用微笑铺设文明路",呼应现代礼仪教育理念。
这些古诗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礼仪与个人修养、社会秩序的紧密联系,既有对礼仪本质的哲学思考,也有对礼仪实践的生动描述,共同构成中华文明礼仪文化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