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二》是一首由魏晋诗人陶渊明创作的诗,全文如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诗文解释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野外很少有人来往,偏僻的小巷里车马稀少。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白天关闭柴门,室内没有尘世的杂念。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有时候在偏僻的村落里,拨开草丛相互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相见时不谈世俗之事,只谈论桑麻的生长情况。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桑麻一天天长高,我开垦的土地一天天扩大。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经常担心霜雪突降,庄稼凋零如同草莽。
典故与背景
陶渊明在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便辞官回家,从此再也没有出来做官。归隐田园后,他创作了《归园田居》诗一组,此诗便是其中之一。陶渊明在诗中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寄托了他胸中的“意”和对自然变化的忧虑。
诗文鉴赏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二》通过质朴无华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悠然生活,以及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变化的忧虑。诗中“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等句,从正面写“静”,表现了诗人摆脱了官场的机巧和尘俗的应酬,回到了偏僻的乡村,这里极少有世俗的交际应酬,也极少有车马贵客造访。整首诗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向往,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