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的礼仪教育
丰子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礼仪教育,尤其是对待客人的礼节。他教导孩子们要热情招待客人,主动倒茶、添饭,并且双手捧上,以示尊重。如果用一只手端茶、送饭,就好像是皇上给臣子赏赐,或是对乞丐布施,又好像是父母给小孩子喝水、吃饭,这是非常不恭敬的。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一日,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这个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廉蔺交欢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在“完璧归赵”和“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廉颇因此心生不满,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处处让着廉颇,最终感动了廉颇,两人结为刎颈之交。
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下楼时,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张良拾鞋
张良年轻时在下邳桥遇见一个老者,老人故意把鞋子掉下桥,让张良拾上来并给自己穿上。老者约张良五天后再来此处相会。五天后,张良到达时,早已等候多时的老者责备他与老人约会不该迟到。张良吸取了教训,半夜便在桥上等着老者的到来。老者满意地笑了,并把一部奇书《太公兵法》赠送给他。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名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行为,还传递了尊重、谦逊和顾全大局的重要价值观。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表达尊重和谦逊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