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观与配件检查
外观检查 检查机箱外壳是否有磕碰、烧焦痕迹或松动的螺丝。
观察电源线、数据线是否完好无损,接口是否牢固。
配件完整性验证
核对包装箱内配件是否齐全(如电源适配器、散热器、内存条等)。
检查CPU插槽、显卡插槽等硬件接口是否有灰尘或异物。
二、硬件参数对比
型号与参数核对
通过官网或系统信息工具(如系统属性、鲁大师)获取CPU、主板、内存等硬件参数,并与原始配置单对比。
硬件检测软件使用
安装鲁大师等工具,对比“硬件检测”结果中的型号、频率、电压等参数。
三、系统功能测试
基础启动测试
仅连接电源、CPU、内存和显卡(最小系统),尝试启动并观察是否能进入BIOS或操作系统。
若无法启动,检查电源、内存条、显卡安装及散热系统。
设备管理器检查
在Windows系统中,通过设备管理器查看硬件设备是否正常,无黄色感叹号或错误代码。
硬件状态监控
使用主板厂商提供的工具(如ASUS B75-V的官方软件)监控温度、电压等参数。
四、稳定性与性能测试
POST自检
开机时观察屏幕显示的POST信息,确认关键硬件(如CPU、内存、硬盘)无异常。
压力测试工具
运行Prime95、Memtest86+等工具,检测CPU、内存、硬盘在高负载下的稳定性。
系统资源监控
使用任务管理器或专业软件(如鲁大师)监控运行时CPU、内存占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五、其他注意事项
序列号验证: 通过官网输入序列号,确认硬件是否为原装且未被篡改。 软件验证
通过以上步骤,可全面评估电脑维修后的硬件状态和系统性能,确保设备正常运行。若发现异常,建议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