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杰出诗篇,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哀思与孤独。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以疾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回鸟等意象,构建出一幅萧索凄凉的秋景图。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也烘托出内心深处的悲凉。尤其是“风急”与“天高”两个词,既展现了秋天的肃杀之气,又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进一步以落叶和长江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落叶纷飞,如同时间的碎片,无法挽留;长江奔涌,象征着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这两句对仗工整,气势磅礴,将诗人的悲秋之情推向高潮。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从写景转为抒情,诗人直接抒发了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万里”点明了漂泊之远,“悲秋”则强化了季节带来的愁苦,“常作客”凸显了长期羁旅他乡的愁思,“百年多病”则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的无奈。而“独登台”则将诗人的孤独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悲愤与无奈。诗人因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苦恨,满头白发,甚至连浊酒都无法慰藉自己的愁绪,最终不得不停下酒杯。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杜甫沉郁顿挫、慷慨激越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杜甫七律中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