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挥洒才华的时刻,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中秋诗词: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李朴的《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
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
吕碧城的《两渡太平洋皆逢中秋》
不许微云滓太空,万流澎湃拥蟾宫。
钱钟书的《中秋夜作》
补就青瓷转玉盘,夜深秋重酿新寒。不知何处栏干好,许我闲凭借月看。
连横的《中秋四首》
八年不看台南月,独上高楼自放歌。盈缺匆匆愁里过,一轮还照旧山河。
潘受的《松坎为古夜郎之地中秋挥杯醉雨二首》
彻夜潺潺雨损眠,一杯浊酒瘴江边。
老舍的《四世同堂》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
周作人的《中秋的月亮》
本来举杯邀月这只是文人的雅兴,秋高气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觉得有意思,特别定这日为佳节,若在民间不见得有多大兴味,大抵就是算帐要紧,月饼尚在其次。
徐福熙的《今夜月》
解放以前的中国,富贵人家,寻欢作乐,以多数人的苦难酿成他们的蜜甜。中秋,是他们的佳节,天上的明月,在他们眼中,真是花朵一般。而穷苦无告的人民呢?食无粮,穿无衣,天上清光,只能照出他们的泪痕,使他们叹息、悲伤。
臧克家的《人好月婵娟》
八月节,天上满月,人间团圆,拜月,供“月光马儿”和“兔儿爷”,虽然似乎是“妈妈经”。
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中秋节的诗意与情思,更体现了诗人对团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