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换鸡”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比喻用次要的东西换主要的,或通过曲折手段达到主要目的。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处理问题时采取间接或迂回的方式,而非直接了当。
二、结构与用法
结构:联合式成语,由三个动宾结构组成(打鸡→换鸡)
用法:可作谓语、定语,常与“指桑骂槐”等成语连用
三、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鲁迅的短篇小说《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 文中通过“打鸡骂狗”这一具体行为,隐喻对琐碎事物的抱怨,反衬对主要矛盾的忽视。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指桑骂槐、旁敲侧击、拐弯抹角
反义词: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正中下怀
五、使用示例
1. 他为了争取项目,采取了打狗换鸡的策略,先与小客户合作积累经验,再拓展大客户
2. 这位谈判者擅长打狗换鸡,通过解决小问题逐步推动核心条款的达成
综上,“打狗换鸡”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通过间接手段实现目标的策略,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