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妙联战周瑜》中的对联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智斗情节,通过拆字和隐喻展现了两位谋士的智慧与性格。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周瑜的上联
内容:
“有水也是溪,无水也是奚,去了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胜过虎,落坡凤凰不如鸡。”
解析:
拆字手法
“溪”去水为“奚”,“棋”去木为“其”,“扭”去手为“丑”,“桥”去木为“乔”。 - 通过这种拆字方式,周瑜暗含“诸葛亮如鸡(落魄)”“不如虎(猫)”的嘲讽意味。2. 隐含意义:
周瑜借“鸡”比喻诸葛亮因追随刘备而落魄,暗含“落坡凤凰不如鸡”的讽刺。
二、诸葛亮的下联
内容:
“有木也是棋,无木也是其,去了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解析:
拆字对应
“棋”对“溪”,“其”对“奚”,“欺”对“鸡”,“虎”对“凤”。 - 下联在字面上与上联对应,同时暗含“龙虎相争”的局势中,弱者(如周瑜)终被欺凌的隐喻。2. 反击与隐喻:
诸葛亮以“龙游浅水”“虎落平阳”回应周瑜的挑衅,暗示东吴若联合抗曹才是正道,否则将自取其辱。
三、故事背景与意义
核心矛盾: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能,借对联挑衅并暗含人身攻击,诸葛亮则以智慧化解危机。- 文化内涵:
智者博弈的象征,如“龙虎斗”的局势需以大局为重。 - 通过拆字对联展现汉语文字的趣味性,如“有木是棋”与“有水是溪”的巧妙转换。
四、后续发展
周瑜因被诸葛亮反讽而恼羞成怒,欲动手相加,幸得鲁肃及时劝阻,双方才停止争斗。这一情节既展现了诸葛亮的机智,也体现了东吴内部团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