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反奴隶制长篇小说。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名叫汤姆的黑奴的悲剧遭遇,揭露了19世纪初美国南方蓄奴制的残酷和黑暗。
故事的主人公汤姆叔叔原是肯塔基州一个叫谢尔比奴隶主的黑奴,他为人诚实、纯朴善良,笃信上帝。谢尔比因生意失败,决定把汤姆和女黑奴伊丽莎的儿子吉姆卖掉抵债。伊丽莎带着儿子逃走了,并在路上遇到了丈夫乔治,一家人辗转逃到加拿大。汤姆则被转卖多次,最终落入残忍的庄园主莱格利手中。在莱格利的庄园里,汤姆和其他黑奴遭受着非人的待遇,直到有两个女奴逃走,莱格利怀疑汤姆知道她们的藏身之处,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折磨。
汤姆在遭受种种不幸后,仍然保持对上帝的信仰,最终被莱格利活生生地打死。在汤姆临死前,他的主人谢尔比出现,试图买回汤姆的自由,但已经太迟了。与此同时,伊丽莎和乔治在加拿大获得了自由,而汤姆叔叔的忠诚和勇敢也激励了其他奴隶反抗奴隶制度。
《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汤姆叔叔的悲剧命运,展现了奴隶制度的残酷和对人性的摧残,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追求。小说发表后,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美国的废奴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