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沉舟”的四字成语,最典型的就是 破釜沉舟,其含义、出处及用法如下:
一、成语含义
“破釜沉舟”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二、出处与典故
该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描述了秦二世三年(前207年)项羽率军攻打赵国巨鹿时,为激励士气,下令“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最终大败秦军。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
反义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
四、用法示例
正面示例:只要我们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就能克服学习上的各种困难。
负面警示:企业若忽视小问题(积羽沉舟),可能引发大危机。
五、相关成语辨析
需注意与“破斧沉舟”“鸿毳沉舟”等易混淆成语的区分:
破斧沉舟:出自《庄子·人间世》,比喻改革必须彻底,与“破釜沉舟”无关。
鸿毳沉舟:出自《新论·慎隙》,比喻小问题积累成大灾,与“破釜沉舟”的“舟”(船只)含义不同。
综上,“沉舟”在成语中多与“破釜”结合使用,形成固定搭配,核心寓意是“决绝”与“牺牲”,常用于形容军事行动或人生抉择中的果决态度。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