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防火安全
用电安全:
检查电器设备线路,避免超负荷使用,不私拉乱接电线,外出时关闭电源。
燃气安全:
使用燃气后及时关闭阀门,发现泄漏立即开窗通风并报警,不使用明火取暖。
烟花爆竹:
选择空旷安全地点燃放,儿童需成人陪同,禁止在林区及周边燃放。
火源管理:
祭祀、烹饪等活动需远离易燃物,使用后确保火源完全熄灭。
二、公共场所注意事项
人员密集场所:
商场、宾馆等需保持疏散通道畅通,落实岗位消防责任,配备足够消防器材。
节庆活动:
举办方需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确保舞台、电气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微型消防站:
24小时值班,执行“10.30.60”应急处置机制,快速响应火灾。
三、社会单位职责
主体责任落实:
放假前开展全面消防检查,整改隐患,落实值班制度。
重点场所监管:
学校、医院等需加强用火用电管理,确保消防设施完好。
隐患排查:
对老旧建筑、出租屋等开展专项检查,消除火灾风险。
四、应急准备与逃生技能
消防器材使用:
熟悉灭火器、防烟面罩等设备操作,定期检查维护。
疏散逃生:
火灾时湿手巾捂口鼻,低姿弯腰前行,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
报警知识:
火警电话119,需清晰说明火势、位置及人员情况。
建议通过短信群发、社区公告、消防部门官方渠道等多种方式传播以上提示,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若发现火灾隐患或事故,请立即报警并采取应急措施。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