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其中包含了许多成语和典故。以下是一些出自《三十六计》的成语及其解释:
走为上计:
原指在困境中,选择撤退或逃避是最好的策略。现在常用来形容在不利情况下,选择退避以保全自己。
瞒天过海:
通过巧妙的伪装和欺骗,使对方无法察觉真实意图,从而达到目的。
围魏救赵:
围攻敌人的后方要点,迫使其撤回主力部队以解救被围困的部队。
借刀杀人:
利用第三方的力量去打击敌人,而不直接动用己方兵力。
以逸待劳:
在敌人疲劳不堪时发动攻击,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
趁火打劫:
利用敌人处于混乱或危机之中时,趁机捞取好处。
声东击西:
制造假象迷惑敌人,使其产生错觉,从而在另一方向发动攻击。
暗渡陈仓:
秘密进行主要的军事行动,而表面上却做出其他姿态以迷惑敌人。
隔岸观火:
坐观敌人之间的争斗,等待时机从中取利。
笑里藏刀:
表面和善,内心阴险,暗藏杀机。
李代桃僵:
用牺牲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或代人受过。
顺手牵羊:
顺便占取敌人的小利,积小胜为大胜。
借尸还魂:
利用已有的形式或身份重新活动,以恢复生机或达到目的。
调虎离山:
诱使敌人离开其有利位置,以便己方发动攻击。
欲擒故纵:
为了彻底制服敌人,先故意放松对其的追捕。
抛砖引玉:
先提出小问题或做小动作,以引出更大的问题或更好的解决方案。
擒贼擒王:
直接打击敌人的核心人物或关键目标,从而迅速取得胜利。
釜底抽薪:
从根本上削弱敌人的力量或破坏其基础。
浑水摸鱼:
在混乱中浑水摸鱼,趁机捞取好处。
金蝉脱壳:
在关键时刻巧妙脱身,留下假象迷惑敌人。
这些成语不仅来源于《三十六计》,而且在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中也有广泛应用,体现了古代兵家智谋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