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偾事,众人受累”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俗语,意指一个人把事情弄坏了,使众多的人受到牵连。该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礼记·大学》,原文为:“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在这段话中,作者通过对比个人行为与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个人行为对集体的深远影响。当一家之中有人施行仁政,整个国家都会兴起仁政;当一家之中有人懂得谦让,整个国家都会兴起谦让;相反,当一个人贪婪暴戾,整个国家就会陷入混乱。这里所指的“一言偾事,一人定国”正是对“一人偾事,众人受累”的形象表达,强调了个人的行为对集体利益的重要影响。
此外,该成语在其他古籍中也有出现,如明代的宋濂在《赠吴府伴读陈生孟旸序》中提到:“幸仕优而学,拾级而升,庶几无旷官偾事之失也。”,以及清代的李渔在《蜃中楼·献寿》中提到:“只因你卤莽偾事,削去了地方,到如今悔也不悔?”,这些都进一步印证了“一人偾事,众人受累”这一成语的广泛应用和深远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