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弟子各抒己志。子路表达了他治理一个受到大国威胁并经常遭到侵略、灾荒的中等诸侯国的志向,并承诺在三年内使百姓勇于作战并懂得道理。曾皙则描述了一幅暮春时节与友人春游的闲适图景,含蓄地表达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冉有期望治理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让百姓富足,并认为制度和礼仪等事可以等待品德高尚的君子去完成。公西华则愿做一个在宗庙祭祀、诸侯会盟中负责赞礼和司仪的小相,专注于礼仪文化的传承。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子路的志向最为宏大和激昂,他着眼于国家的危局,以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为目标,这种志存高远的抱负令人心生敬仰。因此, 子路的志向得到了最多的欣赏。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