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王充曾说过: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的,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它强调了学习是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必由之路,并指出精思和厉心学问对于求得对事物的认识的重要性。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这句话表明,事物最好的证明是看看它是否有效,理论最好的检验是看它有没有证据。
“处颠者危,势丰者亏”。这句话意味着,处在顶端的东西易生危险,状态丰满的东西容易亏缺。
“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这句话指出,人有优点,也必有缺点;人的技能有巧的一面,也必然有笨拙的一面。
“曲妙人不能尽和,言是人不能皆信”。这句话表明,曲子高妙,不是人人都能和唱;说出真相,不是人人都能相信。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这句话强调了自学和好问的精神,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问,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理解。
“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这句话指出,没落的时代喜好相信鬼魅,愚蠢的人们喜好祈求福分。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这句话意味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道事物的本质。
“凡物皆然,生动之类,咸被累害”。这句话揭示了所有生命和事物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人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这句话通过比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不学习的人就像未成熟的谷物,无法转化为有用的粮食。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这句话告诉我们,品德和才能是一个人能够走得更远、看到更多的关键因素。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这句话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志向,才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断向前。
“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这句话强调了自我努力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这句话表达了人如其文的思想,即人的性格和行为会通过他们的文章表现出来。
“学之乃知,不问不识”。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提问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提问,才能真正理解知识,避免一知半解。
这些名言不仅反映了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还体现了他对学习、知识、品德和才能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