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水壮阔类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以夸张手法描绘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被誉为“诗仙”的代表作之一。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通过时空对比,展现长江三峡的磅礴与舟行速度之快。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以“一览众山小”的视角,赞颂泰山巍峨磅礴的自然景观。
二、江川河流类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通过黄河奔流入海的意象,表达对祖国山河的无限向往。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以黄鹤楼为载体,抒发对历史与自然的哲思。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以细腻笔触描绘洞庭湖的晴雨变化,展现湖光山色的灵动美。
三、四季风光类
《春日》(朱熹)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以简洁语言概括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春日景象。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通过“杨柳风”“燕子”等意象,传递春意盎然的动态美感。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结合山水与离情,展现峨眉山月夜的清幽意境。
四、边塞风光类
《凉州词》(王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以边塞荒凉为背景,抒发征人思乡之情。
《出塞》(王昌龄)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意象,勾勒边塞苍凉画卷。
以上诗句均出自名家之手,涵盖祖国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观。如需更系统学习,可结合诗题背景深入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