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中的白描手法,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定义与特点
白描是古诗中一种以朴素简练的语言描摹形象的手法,特点包括:
不重词藻与渲染:
避免华丽辞藻和烘托,直接呈现对象特征;
形神兼备:
通过简洁语言揭示人物精神世界,如《卖炭翁》中“愿天寒”的心理刻画;
自然质朴:
追求如素描般的清晰轮廓,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景物描写。
二、主要运用方式
刻画人物 - 特征聚焦:
如白居易《卖炭翁》通过“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精准描绘职业与年龄特征;
- 心理暗示:通过反常行为(如“衣正单愿天寒”)揭示潜意识反应。
叙写事件 - 时间压缩:
用简短语句概括复杂过程,如聂夷中《田家》“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展现社会矛盾;
- 细节省略:忽略次要情节,突出核心冲突,如《商山早行》以“鸡声茅店月”点明时间与环境。
三、经典案例
人物白描 - 《卖炭翁》:通过外貌与心理描写塑造贫苦劳动者形象;
- 《江雪》:柳宗元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展现孤寂意境。
事件白描
- 《田家》:简明叙述农耕困境,反映社会现实;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通过“风雪夜归人”烘托旅途孤寂。
四、艺术价值
以少胜多: 用简练语言传递丰富内涵,如《钱塘湖春行》以四句诗描绘广阔春景; 情感共鸣
白描手法通过摒弃雕饰,以最本真的笔触呈现世界,成为古诗中极具感染力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