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得目瞪口呆”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因吃惊、害怕或激动而发愣、发傻的状态。具体解析如下:
一、字面含义
目瞪:指睁大眼睛直视,通常因震惊、意外或恐惧导致眼部肌肉紧张;
口呆:指嘴巴张开却说不出话来,常伴随发愣的神态。
二、使用场景与示例
自然现象或突发事件 例:地震、雷击等自然现象常让人目瞪口呆。 例句:
> 大地震突然发生,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意外消息或震惊事件
例:听到噩耗或重大新闻时,常出现此反应。 例句:
> 这个消息实在太震撼了,一时之间每个人都目瞪口呆。
戏剧或历史场景
元代《赚蒯通》中,项羽被樊哙的言辞惊得目瞪口呆,成为经典典故。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惊慌失措、瞠目结舌、忐忑不安; 反义词
四、结构与用法
结构: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补语;
用法:常用于描述瞬间反应强烈的情境,如:
> 听到成绩单后,他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吓得目瞪口呆”通过生动的动作描写,精准刻画了人类在强烈刺激下的本能反应,是汉语中表达惊愕情绪的常用成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