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是一句富含哲理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字面与引申含义
字面意义 - 冰冻三尺:
指冰层达到三尺厚度,需经历长时间的低温积累。
- 滴水石穿:水滴持续滴落可穿透石头,但需极长时间。
引申意义 该成语比喻任何事物的形成或问题的解决,都不是短时间内偶然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积累、持续努力的结果。常用于形容成功或变化需要耐心和毅力。
二、出处与背景
文献来源:
出自东汉王充的《论衡·状留篇》,原句为“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强调自然现象的渐进性。
历史背景:王充通过这一比喻批判当时社会上对现象的片面理解,倡导用理性分析事物本质。
三、应用场景与寓意
积极语境 - 学习与事业:
强调持之以恒的努力,如科研攻关需经历无数次试验。
- 个人成长:比喻技能提升或性格塑造需长期积累。
中性/贬义语境 - 社会现象:
可形容矛盾或问题的积累过程,如人际关系矛盾往往源于长期忽视。
四、相关类似表达
积土成山:与“积土成山”并列,强调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
锲而不舍:与“滴水穿石”呼应,突出坚持的重要性。
总结
该成语通过自然现象比喻人类活动的规律,既包含对时间积累的客观描述,也蕴含积极进取的精神内涵。其核心价值在于提醒人们:无论目标多么宏大,都需以“久久为功”的态度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