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的成语典故,结合文言文语境整理如下:
一言九鼎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毛遂以三寸之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比喻言语的分量极重,常用于形容承诺或言辞的权威性。
一诺千金
源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一诺千金,形容信守承诺至死不渝,后成为诚信的代名词。
驷马难追
出自《邓析子·转辞》,原指驷马奔腾难以追回,后比喻承诺或话语无法收回,强调诚信的不可逆性。
信誓旦旦
源自《左传·襄公元年》,邢析向独角兽发誓并兑现,后用以形容誓言坚定可靠,多用于人际交往中的承诺。
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中孔子所言,强调与人交往需守信用,是儒家思想中诚信的核心体现。
补充说明
曾子杀猪(《论语·季氏》):曾参为兑现对儿子的承诺,真刀真枪杀猪,成为教育子女诚信的经典案例。- 商鞅立木为信(《史记·商鞅列传》):商鞅通过立木取信于民,推行变法,体现政治诚信的重要性。以上典故均围绕“信”的核心价值,既有个人品德的彰显,也涉及社会治理的层面。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