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不是病句,但需结合具体语境使用。
一、成语含义解析
振聋发聩 指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其清醒过来。
震耳发聩
形容声音极大,连耳聋的人都能听到,也比喻言论、文章等唤醒糊涂麻木之人。
二、使用要点
语义侧重: “振聋发聩”更强调通过语言或文字产生的思想启迪作用,而“震耳发聩”仅描述声音的物理特性。 搭配建议
当需要表达“通过某种方式让人觉醒”的含义时,优先使用“振聋发聩”;若单纯描述声音巨大,则用“震耳发聩”更贴切。
三、常见误区
部分人误认为“令人振聋发聩”是病句,认为“令人”与“振聋发聩”中的“振”(振动)语义重复。但“振聋发聩”本身已包含“使人清醒”的隐含意义,添加“令人”属于冗余表达,而非常见病句类型。
四、例句参考
正确:他的演讲振聋发聩,激发了无数人的爱国热情。
错误:他的演讲令人振聋发聩(可改为“他的演讲振聋发聩”或“他的演讲令人幡然醒悟”)。
综上,该表述在语法和语义上均成立,但需注意与“震耳发聩”的区分及成语的准确使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