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冷”的诗句,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经典之作,通过不同角度展现了严寒的意象。以下为分类整理:
一、自然景观类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刘驾《苦寒吟》以泉眼冻结、寒夜更声,表现深冬严寒。
"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王微《四气诗》通过北风、枯桑、厚冰等意象,勾勒冬日萧瑟。
"石径幽云冷,步障深深,艳锦青红亚"
吴文英《龙山会》以幽云、冷径、落日,营造孤寂冷清氛围。
二、生活体验类
"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
苏轼《雪后书北台壁》描写雪后冰冻与光影交错的寒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紫金霜《立冬》以霜寒与残阳,体现季节更迭的寒意。
三、时空背景类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元稹《江雪》通过云与雪的快速转换,表现山川间的寒意。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杜甫《公安县怀古》以寒天、短日、风浪,烘托历史沧桑感。
四、艺术化表达类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用夸张手法表现雪的磅礴与寒冷。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通过风动竹响、雪满山川,营造静谧冷寂的意境。
这些诗句或直接描绘自然现象,或借景抒发情感,或通过时空对比强化寒意,共同构成中华诗词中独特的寒意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