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是一个典型的古今异义词,其本义和今义如下:
一、本义
原指读书只求领会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深究
该成语最早出自东晋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读书方法,主张通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来理解内容,而非拘泥于文字表面的解释。
二、今义
多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
随着时间演变,该词逐渐脱离了原有的中性含义,现多用于批评学习态度不扎实、缺乏钻研精神的情况。例如:“他对待学术研究不求甚解,论文中充满漏洞。”
三、异义分析
褒义用法 在特定语境中仍可表示虚心求教的态度,如:“他虽是学者,但对待新问题仍保持不求甚解的探索精神。”
贬义用法
更常见的情况是带有批评意味,强调表面化、肤浅的学习方式。
四、使用建议
文学赏析: 优先采用本义理解,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学术研究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