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安思危”的诗句,综合多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经典古诗
《谏太宗十思疏》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作为政论名篇,此句成为后世治国理政的经典名言。
《论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孔子)
孔子强调缺乏长远规划会导致眼前危机,与居安思危思想高度契合。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通过对比忧患与安乐对生存发展的影响,阐释居安思危的辩证关系。
二、其他相关诗句
《泾溪》(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以泾溪水患为例,说明危险往往潜藏在平静表象之下。
《七律·居安思危》(环子)
“危机四海起狂澜,黑手阴谋滋事端。兜售军工图霸业,坐收渔利印钞繁。”
现代仿古诗,结合历史事件表达对潜在危机的警惕。
三、成语出处补充
“居安思危”虽为成语,但最早见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丘明)后经《谏太宗十思疏》等典籍的阐释,成为固定成语。
四、哲理延伸
居安思危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蕴含生态智慧。如袁燮《劝功亭》诗:“维此江壖,控扼之所。居安思危,可无备御。”(宋)将居安思危与军事防御结合,体现“未雨绸缪”的实践价值。
以上诗句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居安思危的内涵,既有先哲的智慧结晶,也有后世诗人的创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