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是形容有恒心、有毅力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成语含义
字面解释:指不断地镂刻,比喻做事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
引申含义:常用于形容在困难或长期任务中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毅力。
二、出处与背景
典籍来源:出自《荀子·劝学》中的名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历史典故:鲁迅在《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二》中也引用了此句,强调“韧”的精神即“锲而不舍”。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坚持不懈、坚韧不拔、持之以恒、永不止步。
反义词:半途而废、知难而退、虎头蛇尾。
四、用法示例
谓语/定语/状语:他锲而不舍地追求艺术真谛,终成一代大师。
固定搭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成功的关键。
五、结构与发音
拼音:qiè ér bù shě。
结构:偏正式成语,其中“锲”(镂刻)与“舍”(停止)为反义词。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锲而不舍”不仅是描述持续努力的经典成语,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常被用于激励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信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