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耻"的名言警句,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经典名言
"知耻近乎勇"
孔子所言,指知耻是勇敢的开始,强调羞耻心对道德行为的约束作用。
"行已有耻"
管仲提出礼、义、廉、耻为维系社会稳定的四维,孔子亦赞"行已有耻"的士大夫精神。
二、格言警句
"知荣知耻,明辨是非"
强调羞耻心与荣誉感的平衡,是道德判断的基础。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指人需先自我侮辱,才会招致他人侮辱,凸显自省的重要性。
"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言,不知羞耻的羞耻才是真正的耻辱,警示道德底线。
三、实践案例
颜回祭奠先父
孔子发现颜回误食脏饭,虽知是眼见不实,但仍以礼安葬,体现内心良知的坚守。
四、延伸思考
知耻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与民族气节相关。如林则徐所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将个人耻辱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知耻的勇气在于直面内心良知,而非逃避错误。
(注:部分名言如"知耻近乎勇"出自《中庸》,"修辞立其诚"出自《周易》,"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出自《庄子》,均被历代儒家学者奉为道德圭臬。)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