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教师撰写评语的注意要求,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评语的核心原则
个性化与针对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评语需结合其性格、学习特点和具体表现,避免千篇一律的模板化评价。
客观性与全面性
以事实为依据,既肯定优点,也指出不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自我认知。避免使用“优等生”“差等生”等标签化语言。
二、具体撰写技巧
突出优势与进步
明确指出学生的闪光点(如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并具体描述进步过程(如作业完成质量的提升、课堂参与度的增强)。
运用评价工具
- 平面镜: 使用昵称或幽默语言(如“你是我的唯一”),增强评语的亲和力。 - 凸透镜
- 凹透镜:以温和方式指出问题(如“你是我的宝贝”),避免伤害自尊。
语言风格与感染力 - 采用“五字诀”:真(真心)、情(真情)、诚(真诚),建立信任关系。
- 运用比喻和拟人化表达(如“你像小太阳般温暖课堂”),提升评语的趣味性。
结构与格式
- 短评语控制在3-5句话,简洁有力;长评语可分段落描述学习、行为、品德等方面。
- 使用标点符号和分段技巧,增强可读性(如“一、学习表现:……”)。
三、注意事项
避免负面标签: 如“最差”“最懒”,应改为“需提高”“有潜力”。 结合具体事例
鼓励持续改进:用“希望下次能更……”的句式提出建设性建议。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关注,又能有效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