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司空见惯”这一成语,综合多来源信息可总结如下:
一、成语含义
“司空见惯”指对某事物因常见而习以为常,常与“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等词语混用,但更强调因频繁接触而产生的习惯性心理状态。
二、历史典故
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赠李司空妓》:“䰀鬌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典故讲述李绅(司空)以诗赠别刘禹锡时,借诗句表达对司空见惯世事的感慨。
三、核心要素解析
“司空”的多重含义 - 古代官职:西周始置,主管工程事务,后演变为监察官;
- 文学意象:在刘禹锡的诗中,司空代指李绅本人。
成语的用法与特点
- 作谓语、定语、宾语,多用于书面语;
- 与“习以为常”相近,但前者更强调“常见”的频率,后者侧重“习惯”的心理状态。
四、相关辨析
与“司空见惯”的近义词: 不足为奇(强调事物本身平常)、层见迭出(强调频繁出现); 与“司空”的关联
五、文化背景
该成语反映了唐代文人对日常现象的哲学思考,通过具体场景(如宴饮作诗)展现当时社会风貌,体现了文学与现实的互动。
综上,“司空见惯”不仅是语言表达的载体,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从多维度解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