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之境”是一个汉语成语,指没有人居住或活动的地方,常用来形容荒凉、寂寞、冷落的场景。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意义 指荒无人烟、无居民活动的区域,如荒野、沙漠、边疆等。
引申含义
可形容环境冷清、无人问津的状态,或比喻事物缺乏活力、无人参与的局面。
二、出处与例证
古典文学出处
- 晋代孙绰《游天台山赋》:“始经魑魅之途,卒践无人之境。”
- 宋代杨万里《国势中》:“不茸一垒,不置一卒,使寇之去来,如入无人之境。”
- 鲁迅《彷徨·伤逝》:“只是镇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
现代应用示例
- “这片沙漠被称为无人之境,连骆驼的踪迹都难以寻觅。”
-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常让人感到如入无人之境,充满哲思。”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无人之地、荒无人烟、不毛之地 反义词
四、用法提示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表达,需结合具体语境选择使用。例如:
营造氛围:“舞台上的灯光昏暗,观众席空无一人,真可谓无人之境。”
形容困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他的观点如入无人之境,鲜有人理解。”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无人之境”既包含自然地理的荒凉意象,也可引申为抽象的社会或心理状态,需结合语境具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