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南唐后主最具代表性的词作,也是其绝命词。全词以“明月”为线索,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亡国之痛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下是全词及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开篇意境
以“明月几时有”发问,展现对宇宙永恒与人生短暂的思考,奠定全词抒情基调。 “把酒问青天”则通过拟人化手法,强化了人类对未知的渴望与孤独感。
天上与人间的对比
词中描绘了月宫的仙境(“琼楼玉宇”)与人间生活的对照,隐喻对故国南唐的追思与对现实无奈的接受。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流露出对人间温情的眷恋。
哲理性思考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以自然现象喻人生境遇,蕴含辩证哲学思想,成为千古名喻。
结尾升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豁达态度回应人生无常,成为慰藉后世的名句。
历史背景
此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976-978年),正值其亡国之痛最深之时。通过明月这一永恒意象,既表达了对故国南唐的追思,也隐含对自身命运的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