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志的名人名言,综合多篇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先秦经典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论语·里仁》,表达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体现志向的崇高性。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强调士人应具备的弘大志向与责任担当。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史记·陈涉世家》,以燕雀与鸿鹄比喻志向的远大与渺小。
二、三国时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提出淡泊名利、内心宁静对实现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子书》,与上述名言呼应,强调目标设定的高度。
三、近现代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指出志向与智慧、成就的关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以登高喻指突破困境、实现抱负的豪迈气魄。
四、其他经典引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表达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坚韧精神。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王阳明格言"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强调志向是成功的根基。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道德层面阐释立志与行动的关系。
这些名言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明志的内涵,既有对志向高度的追求,也包含实现路径的智慧,共同构成中华文化中激励人心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