亵渎是一个汉语贬义词,主要含义为 轻慢、冒犯、不恭敬,常用于描述对神圣、庄严事物或他人信仰的冒犯行为。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义
轻慢与冒犯 亵渎指对他人或神圣事物的不尊重,如冒犯长辈、神明或权威机构。
不恭敬的态度
表现为言行失礼,缺乏应有的敬重,例如在宗教仪式中不遵守规范。
二、用法与语境
神圣或庄严事物的玷污
常与“神明”“祖先”“信仰”等搭配,如“亵渎神明”“亵渎祖先”。
轻率行为的延伸含义
也可用于形容对严肃话题的不当言论,如“亵渎死亡”指对生命尊严的轻视。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蔑视、藐视、鄙视 反义词
四、例句
对历史文献的篡改被视为对先人的亵渎
他的言论被指亵渎了宗教信仰
师若迟疑,再三犹豫,是亵渎师道
五、词源与演变
本义指古代内衣,引申为“亲近”后逐渐演变为“不敬”的含义
在《易·蒙》等古籍中已有记载,如“师若迟疑不定,或再或三,是亵渎”
综上,亵渎是一个兼具宗教与道德双重内涵的词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贬义色彩。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