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经典之作,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展现了革命年代普通人的奋斗精神。以下是书中重要片段摘抄及赏析:
一、幼年遭遇与性格奠基(第一章)
摘抄:“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这两年里,他看到的只有厨房和洗碗间。在那低矮的天花板下面,他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烟熏火燎,还得听那些厨子和下手的辱骂。”
赏析:通过描写保尔幼年时期在食堂的艰苦劳动和受辱经历,展现了他坚韧性格的萌芽,为后续反抗精神的发展埋下伏笔。
二、反抗精神与自我觉醒(第二章)
摘抄:“‘你们别害怕,弟兄们,我不会伤你们的。我只是要回我的枪,那是我从德国中尉那里拿来的。’保尔平静地说。”
赏析:保尔面对强权时表现出的冷静与机智,凸显了他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气,成为其革命性格的重要转折点。
三、社会底层与情感纠葛(第三章)
摘抄:“她穿着领子上有蓝条的白色水兵服和浅灰色短裙,一双带花边的短袜紧紧裹住晒黑了的匀称小腿,脚上是棕色皮鞋。栗色的头发梳成一条粗大的辫子。”
赏析:细腻的外貌描写不仅刻画了冬妮娅的青春美,也通过阶层差异暗示了当时社会矛盾,为两人后续情感发展提供背景。
四、革命初体验与挫折(第四章)
摘抄:“在这可怕的三天两夜里,有很多人被杀和被抢走东西。只有在那些有巨大力量的富人们的住宅附近,匪徒们才没有去骚扰,因为那里有他们的‘自己人’在巡逻。”
赏析:通过描写红军在富人区设卡保护平民的情节,展现革命初期的社会秩序与阶级斗争,体现保尔对正义的追求。
五、经典名句与哲思
名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
赏析:这一贯穿全书的哲学命题,凝聚了保尔的人生观,成为激励后世的座右铭,体现了革命年代青年的价值取向。
六、环境烘托与心理刻画
片段:“暴风雪突然袭来……第二天清晨上工,雪深得使人迈不开步,而树梢上却挂着一轮红彤彤的太阳。”
赏析:通过恶劣天气与红日对比的描写,烘托筑路工人的艰辛,展现革命年代普通人的顽强生命力。
总结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故事,展现了革命年代的苦难与奋斗,其核心精神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强调将个人命运与时代使命结合。书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跌宕,既是个人成长的史诗,也是社会现实的写照,至今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