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其特点包括:每句七字,全篇八句,押韵工整,对仗严谨,且常融合写景与抒情。以下是经典七言律诗的赏析示例:
一、《登高》——杜甫
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
写景:首联以“风急天高”开篇,营造萧瑟氛围,次联通过“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展现秋日江山的壮阔。- 抒情:后两联直抒身世之悲,“百年多病”“独登台”呼应“万里悲秋”,情感沉郁悲怆。- 艺术特色:被胡应麟评为“古今第一律诗”,四联皆对仗工整,句中自对,被誉为“句中化境”。
二、《黄鹤楼》——崔颢
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虚实结合:首联借仙人乘鹤传说,奠定全诗空灵基调,次联以“白云千载”强化时间流逝的怅惘。- 意境:通过“晴川”“芳草”等意象,烘托孤寂感,结尾“烟波江上”以景结情,含蓄表达思乡之情。- 地位:被尊为“唐人七律之首”,李白亦叹“崔颢题诗在上头”,足见其艺术成就。
三、《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原文: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赏析:
历史感:诗中融合三国吴晋遗迹与神话传说,展现金陵(南京)的沧桑变迁。- 象征:“浮云蔽日”隐喻奸佞当道,暗含对长安(长安城)的追思。- 风格:气势恢宏,语言简练,体现李白以气夺人的诗风。
四、《蜀相》——杜甫
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赏析:
追思:诗中缅怀诸葛亮,首联通过“丞相祠堂”营造肃穆氛围,次联以“柏森森”强化历史厚重感。- 抒情:后两联直白表达对诸葛亮未竟事业的遗憾,情感真挚。- 艺术特色: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成为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代表作。
五、《行经华阴》——崔颢
原文: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赏析:
写景:首联以“太华三峰”描绘雄伟山势,次联通过“武帝祠”“仙人掌”融入神话元素。- 抒情:结尾反问“名利客”,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隐含对功名利禄的批判。- 风格:对仗工整,意境开阔,展现崔颢雄浑的诗风。
总结
七言律诗通过严谨的格律与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上述赏析仅涉及经典之作,实际创作中,律诗常融合写景、抒情与哲理,需结合具体作品背景分析。